他们不是单纯的打广告的人,而是连接广告主、媒体平台与创意团队的桥梁。一级代理通常拥有更丰富的资源、直接与平台方对接的渠道,以及更完整的售后服务体系。这类代理在行业口碑里常被视作“服务更稳、协作更顺”的选择,但价格也可能相对透明度较低、条款较为复杂,因为覆盖的服务范围比较广。
理解这一点,有助于你在洽谈阶段就能明确谁负责什么、谁来承担哪一部分成本。若你是初次接触,建议以“服务边界清晰、数据可追溯”为核心,避免把所有工作都塞给一个人身上。
第三,增值服务和制作成本,包括创意设计、素材拍摄、数据分析工具、报告生成、A/B测试等。部分内容可能按单次项目计费,部分则包含在服务费的打包里。还要留意可能的隐性成本,如工具账号费、平台对接费、数据接口费等。把这三大要素放在一起看,能让你对总成本有一个清晰的初步轮廓。
不同代理的分配方式可能不同,有的偏重按月固定费,有的偏好按投放规模提成,关键是要看清楚口径、上限与跳变点。
触发条件通常与投放规模、时长、ROI、CPI/CPA等关键绩效指标绑定。合同上应清晰写明免单的上限、适用的服务包、免除的具体成本项,以及何种情况不享受免单(如超出约定的额外项目、加项服务和紧急修改等)。对照多个方案时,务必核对免单是否跨越整个服务周期,还是只覆盖部分阶段;以及免单是否需要你承诺长期合作或达到特定的广告投放阈值。
把免单条款拆解成具体数字:免单金额、触发时间点、可抵扣项、不可抵扣项,以及结算的时间表。就算同样的免单看起来数字相近,也要注意实际覆盖的工作范围是否一致——有的免单只涵盖管理费,而创意、数据工具和投放优化仍然需要额外支付。因此,在做横向比较时,最重要的是看清“免单覆盖的具体服务内容”和“触发的可验证性”。
同样的目标下,某些方案可能用抵扣来换取更高的长期合约,而另一些则以短期尝试换来更低的即时成本。
合同里应明确:免单的触发机制、计算口径、报告频次、账单结算时间,以及在出现未达标时的替代方案。记得在签约前让律师或专案负责人快速审核条款,确保你能在合同履行期内按计划享受到约定的优惠和服务,不被临时调整所影响。
如果你愿意,我也可以基于你当前的投放规模、目标市场和预算,给你做一个简要的对比模板,帮助你快速筛选出最具性价比的“一级AE”方案。